真理
眾地方召會同七倍之靈的恢復(共二章)
眾地方召會同七倍之靈的恢復(共二章)
李常受文集一九六九年第二冊
『李常受文集─一九六九年第二冊』包含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六九年四月至八月所釋放的信息。本段係六月二十八日,李弟兄在美國賓州伊利(Erie)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信息由對啟示錄漸進的認識,論到『眾地方召會同七倍之靈的恢復』。第二章『七倍的靈,說話的靈,以及我們在靈裏』,從三組聖經節給我們看見,越接近時代的末了,越需要七倍的靈。要作到與說話的七倍之靈是一,我們需要在靈裏。
真理要點
一、啟示錄包含四個異象。一至三章傳達頭一個異象,眾召會的異象。四至十六章包含第二個異象,在神審判之下世界之定命的異象。十七至二十章揭示第三個異象,關於大巴比倫及其毀滅的異象。第四個異象,最終的異象,乃是二十一至二十二章裏新耶路撒冷、新婦、羔羊的妻的異象。屬世與屬基督教國的事物,沒有一樣會在新耶路撒冷裏。要達到啟示錄末二章,我們需要經過頭三章裏地方召會的實行。
二、在馬太福音,神聖三一的次序為父、子、聖靈,但在啟示錄裏,三一的次序更改為父、七靈、子。這指明時代的轉變。今天我們不在馬太福音的時代,乃在啟示錄的時代,就是七倍之靈的時代。因著墮落召會的死沉,我們需要七倍的靈。
三、啟示錄二章七節說,『那靈向眾召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在啟示錄裏,主耶穌是說話的靈,向眾地方召會說話。二至三章的七封書信中,每封末了主耶穌都告訴我們要聽那靈向眾召會所說的話。今天我們必須聽七倍之靈的說話。
四、啟示錄是由四個主要的異象所組成。約翰看見這每一個異象,不是用聰明的頭腦,乃是在他那重生之人的靈裏。惟有轉向我們的靈,我們纔能看見啟示錄的異象,也纔會領悟,新耶路撒冷是我們的目標,眾地方召會是新耶路撒冷的入口和踏腳石。
生命經歷
一、現今的時代是為著恢復眾地方召會同七倍的靈。我們若徒有聖經卻沒有七倍的靈,我們在主今日的行動中就跟不上時代。我們需要為此迫切禁食禱告。我們若死沉,就需要向主悔改並呼喊:『你是那活著的,你有神的七靈,我卻如此死沉。這對你是侮辱,也是你的羞恥。主,憐憫我。』我們必須這樣迫切禱告,直到我們被七倍的靈充滿。
二、神的七靈是寶座前七盞點著的火燈。在點著的火臨到我們以前,我們可能以為自己很清楚;然而當火帶著焚燒的光來臨,就使我們眼瞎。覺得自己清楚,可能指明我們是冷淡且死沉的,我們缺少七盞火燈。當屬天的火一焚燒我們,我們就承認自己一無所知。我們都需要這種蒙福的眼瞎。
三、舊約常宣告:『耶和華如此說』,新約福音書常有『耶穌說』,而書信中則有『我…告訴你們』,或『我…勸你們』。不過,啟示錄只強調那靈的說話。只有主耶穌在寫成的書信中的說話是不彀的。今天我們同時擁有常時的書面聖經,與即時說話的那靈。因此,我們也必須聽那靈的說話。
四、不轉到正確的位置,就無法看見眾地方召會,也不會明白關於召會的說話。我們需要從頭腦的思慮和混亂中轉向我們的靈。看見眾召會不在於我們的了解或認識,乃在於我們在靈裏看見異象。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啟示錄的四個異象。
二、試說明神聖三一的次序在馬太福音和啟示錄的不同及其原因。
三、試說明今日我們要如何領受異象和主的說話。
長老及負責弟兄的帶領(五)領頭成為禱告的人
主所示範禱告的榜樣,使我們更多尋求諸天的國,就是父的心願,並且供給我們的需要,使我們得著恩典的神聖供應,以履行諸天之國一切至高且嚴格的要求,使父得著喜悅(太六9~13)。首先,我們需要禱告,使父的名被尊為聖。要使祂的名被尊為聖,我們就必須在生活中彰顯祂;我們必須過聖別的生活,就是從凡俗分別出來,並被祂的聖別性情浸透的日常生活。其次,我們需要禱告,使父的屬天之國來臨。要使神國度的實現來臨,我們今天必須活在祂國度的實際裏,讓基督這賜生命的靈在我們裏面施行管治,使我們有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第三,我們需要禱告,使父的神聖旨意行在地上。使神聖的旨意行在地上,乃是把屬天的管治,就是諸天的國,帶到地上。神的旨意乃是要基督作舊約中一切祭物的頂替,使我們享受祂作一切,而過身體的生活,並實行身體的生活,以建造基督的身體作三一神的生機體。
這示範的禱告,首先顧到神的名、神的國和神的旨意,其次纔顧到我們的需要(11)。主是我們的王,祂不要祂的子民為明天憂慮(34);祂要他們只為今日的需用,就是為日用的食物禱告,『日用的食物』指明憑信而活。國度子民不該靠所積蓄的生活,只該憑信,靠父每日的供應生活。
在這示範的禱告裏,我們需要顧到我們在神面前的失敗,以及我們與別人的關係,求父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也免了欠我們債的人(12)。
這示範的禱告顧到國度子民脫離那惡者和邪惡的事(13上)。國度子民應當求父,不叫我們陷入試誘,這指明我們知道自己的軟弱。
這示範的禱告結束於國度子民恭敬的承認並讚美,國度、能力、榮耀,都是屬於父的,直到永遠(13下)。這指明主教導我們的禱告,乃是開始於三一神,按著父、子、靈的次序;也是結束於三一神,但是按著子、靈、父的次序。因此,主在祂至高教訓裏所教導的禱告,開始於父神,也結束於父神;父神是開始,也是結束;是阿拉法,也是俄梅嘎。
主在用五餅二魚食飽五千人所行的神蹟上,訓練門徒要跟祂學(十四19,十一29)。十四章十九節說,『望著天』,指明祂仰望祂的源頭,就是祂在天上的父。無論我們能作多少,無論我們多麼懂得作甚麼,我們必須看見,我們需要差遣者祝福我們所作的,信靠祂而不信靠自己,藉此成為供應的管道。我們所知道的,我們所能作的,都算不得甚麼;在我們盡職時,與主是一並信靠祂纔是最重要的。惟有當我們與主是一,並且信靠祂,祝福纔會臨到。主拒絕自己的意思、目的和定旨,只尋求那差祂來者的意思。我們每個人都該有警覺,當我們受差遣作一個工作時,我們不該利用那個機會尋求自己的目標。並且,主也不尋求自己的榮耀,只尋求那差祂來的父的榮耀。
在行了神蹟之後,主就獨自上山去禱告(23)。主沒有與群眾在一起留在所行神蹟的結果裏,乃是離開他們,在山上獨自在禱告中與父在一起,好叫祂在地上為著建立諸天之國,無論作甚麼,都能與父是一,並有父與祂同在。
主告訴我們:『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密室,關上門,禱告你在隱密中的父,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要報答你』(六6)。國度子民必須有密室禱告的經歷,在隱密中接觸他們的天父,經歷對父隱密的享受,並從祂接受隱密的回答。主獨自上山去禱告,指明祂是求父祝福所有得享這神蹟結果的人,使他們不滿足於那必壞的食物,反而尋求那存到永遠生命的食物。祂獨自上山去禱告,也指明祂要得著父的指示,好知道如何照顧那藉著祂的神蹟而得餧養的五千人。這些功課是內在的、更深的、屬於生命的;我們需要從主學這些活的功課,使我們能進入神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