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會訓練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享受包羅萬有的基督作美地—我們所分得的分(二十七)
基督作居首位和包羅萬有者,乃是眾聖徒所分得的分(西一12)。『所分得的分』是指業分,如以色列人分得迦南美地之分,作他們的產業(書十四1)。新約信徒所分得的分,不是物質的土地,乃是包羅萬有的基督作為賜生命的靈(加三14)。美地的豐富豫表基督那追測不盡之豐富的不同方面,在祂的靈裏作祂信徒全備的供應(腓一19)。在基督裏的信徒享受那地的豐富,藉此被建造成為祂的身體,作神的家與神的國(弗一22~23,二21~22)。
神呼召的目的,是要將神所揀選的人帶進對流奶與蜜的美地所豫表包羅萬有之基督的享受裏(出三8)。奶和蜜是動物生命與植物生命的調和,是基督生命的兩面,救贖的一面和生產的一面(申二六9)。基督的生命救贖這一面是為著我們法理的救贖,基督的生命生產這一面是為著我們生機的拯救(約一29,十二24)。主桌子的表記之物,表徵基督的生命救贖與生產這兩面,為著神完整的救恩。因此,美地成了給我們享受的桌子、筵席(太二六26~28)。
我們必須『在光中』,好在包羅萬有之基督救贖與生產這兩面享受祂作美地(西一12)。神是光。神的話是光。基督是光。基督的生命是光。信徒是光。召會是燈臺發光照耀。我們必須喫神的話,好在包羅萬有之基督救贖與生產這兩面享受祂作美地。神的話是奶給我們喝,是蜜給我們喫(彼前二2,詩一一九103)。我們藉著享受基督作流奶與蜜之地,就被祂這奶與蜜所構成,正如雅歌書四章十一節所說,『我新婦,你的嘴脣滴下新蜜;你的舌下有蜜有奶』。蜜叫衰頹的人得著甦醒,奶餧養新蒙恩的人。尋求者裏面所蘊藏的是這樣大量的豐富,好像食物在舌下,可以隨時將基督的豐富分給需要的人。這一種甘甜,並非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產生的,乃是經過長時間的採集,經過裏面的運動,並且謹慎的收藏,纔有的。
基督是我們活的土地和豐富的土壤,我們既在祂裏面已經生根,就能在祂裏面行事為人並吸取祂,使我們能憑著從這土壤所吸取的元素而長大(西二6~7)。歌羅西書二章八至十五節,對基督作為土壤有完滿的描述和說明,在這土壤中我們一無所缺。當我們花時間吸取祂這包羅萬有的土地時,這幾節經文裏的事實就成為我們的經歷。基督這土壤,乃是神格一切的豐滿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祂裏面的那一位(9)。作土壤的基督,乃是一切執政掌權者的元首(10)。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有殺死的能力,將肉體治死(11)。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使我們被埋葬(12上)。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使我們復活(12下)。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使我們活過來(13)。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塗抹規條上所寫的字據(14)。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勝過空中的邪靈(15)。
我們必須花時間享受主這包羅一切的土地,使基督這豐富土壤的一切元素,都能被吸取到我們裏面,好叫我們在經歷中,在祂裏面得了豐滿(10)。我們若要吸取作土壤之基督的豐富,就需要細嫩、新長的根。我們需要忘掉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光景、我們的失敗、以及我們的軟弱,單單花時間吸取主。當我們花時間吸取祂,我們就以神在我們裏面的增長而長大,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西二7上,19)。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認識基督作我們的榜樣並以祂為榜樣(二十六)
我們要經歷基督並活基督,就必須認識祂作我們的榜樣,並以祂為我們的榜樣(腓二5~11)。在腓立比書二章五至十一節,保羅陳明基督為榜樣。我們必須讓這榜樣灌注到我們裏面。基督徒生活的榜樣,乃是這位倒空自己並降卑自己,又被神高舉並榮耀的神人救主(6~9)。主雖然與神同等,但祂不以此為強奪之珍,緊持不放。祂倒空自己,將祂所有的,就是神的形狀,擺在一邊(6~7上)。主成為肉體時,沒有改變祂的神性,只將祂外面的彰顯,由神的形狀變成奴僕的形狀(7)。主也成為『人的樣式』(7下~8上)。基督降卑自己,順從至死,死在十字架上(8下)。主降卑自己到了極點,神卻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9)。這個榜樣的原則就是,一個有最高生命和地位的人,卻寧願過低微的生活。
我們的榜樣基督不僅是客觀的,也是主觀、可經歷的(腓二5,12~13)。那位樹立榜樣,並且自己就是榜樣的,如今乃是內住的神,在我們裏面運行(13)。基督作我們生活內裏榜樣的原則,乃是我們即使有最高的標準或最高的地位,也不該緊持不放。我們必須在基督的人性生活上,特別是在倒空、降卑自己、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之珍而緊持不放等事上,作祂的同伴(6~7)。那是我們榜樣的基督,如今就是我們裏面的生命(西三4)。我們裏面有一個能倒空自己並降卑自己的生命。這個生命從來不以甚麼東西為強奪之珍而緊持不放,反而樂意捨棄地位、捨棄頭銜。我們有釘十字架的基督為我們的榜樣,這榜樣就是我們裏面釘十字架的生命(加二20)。以釘十架的生命為我們的榜樣,就能開啟復活之門,帶我們進入復活的大能裏(腓三10)。
我們若要以基督為我們的榜樣,就需要以基督的心思為我們的心思(二5)。保羅不只在外面以基督為生活,為彰顯,也在裏面以基督的心思為心思(林前二16)。基督的心思在我們裏面,意思就是這心思是活的。基督的心思其實就是基督自己,因為基督的人位顯明在祂的心思裏。我們需要敞開自己,好讓『基督耶穌裏面所思念的』得以在我們裏面(腓二5)。
我們需要認識子的順服(二5~11,來五7~8)。神的話告訴我們,主耶穌與父原是一(約十30)。父和子是同等的、同能的、同有的、同時的。腓立比書二章五至七節是一段,八至十一節又是一段。前段是論到基督的倒空自己。後段是論到基督在祂的人性裏降卑自己(8)。主到地上來,是把祂神格中的榮耀、能力、等級、形像都倒空了。父變作權柄的代表,子變作順服的代表。所以我們應當順服權柄,這是大事。我們裏面需要思念基督耶穌裏面所思念的(5)。我們全體都應走主的路,以祂順服的原則為我們順服的原則。凡認識這原則的,就看見沒有一個罪比背叛更難看,沒有一件事比順服更緊要。惟有當我們看見了順服的原則,纔能事奉神。惟有像主那樣順服,纔能維持神的原則。
希伯來書五章八節說,主的順從是從苦難中學來的。苦難給了祂順從。遇到苦難還能順從,纔是真順服。主到地上來,不是帶來順從,乃是因苦難而學了順從。救恩不僅是為叫人喜樂,也是為叫人順服。惟有順服的人纔能經歷救恩的豐滿。我們需要像主那樣的順服。主憑著順從成了我們得救的根源(來五8~9)。神拯救我們,盼望我們順服祂的旨意(啟四11)。人若碰著神的權柄,順服便很簡單,明白神的旨意也很簡單,因主一直順服,也把順服的生命賜給我們(約十一25)。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基督為我們的美德、神的平安、我們的祕訣、和那加我們能力者(二十五)
在腓立比書四章五至九節我們所經歷基督的美德,乃是活基督之生活的彰顯(一19~21上,二5~13,三8~10)。保羅認為謙讓宜人和沒有罣慮是活基督之生活彰顯的頭兩面。罣慮來自撒但,是人生活的總和,攪擾信徒活基督的生活;謙讓宜人來自神,是活基督之生活的總和;二者完全相反(太六22~34)。
腓立比書四章五節說,『當叫眾人知道你們的謙讓宜人。主是近的。』按照基督徒的經歷,謙讓宜人是包羅一切的,因為它包含了基督徒一切的美德;謙讓宜人實際上乃是包羅萬有的基督作為包羅萬有的靈,同著祂全備的供應。謙讓宜人是個包羅一切的美德,也就是基督自己;基督既是謙讓宜人,保羅活著就是謙讓宜人。我們在各種環境、境遇、和遭遇裏,都需要學基督作我們漸漸變化的祕訣;這實際又簡單的祕訣,就是操練常與主說話,這樣我們自然就會活基督。四章六至七節說,『應當一無罣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衛你們的心懷意念。』基督自己就是神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
腓立比書四章六節中,『凡事』這辭,指每天臨到我們的許多不同的事;禱告是一般的,帶著敬拜和交通的成分;祈求是專一的,為著特殊的需要;我們的禱告和祈求,都該帶著對主的感謝。『告訴神』,直譯,給神知道;『給』,表示向前的動作,有活的聯合並交往之意,含示交通;因此,這裏『告訴神』的意義,乃是『在與神的交通中』。在禱告中與神交通的結果,乃是得享神的平安;神的平安實際上就是平安的神自己,藉著我們禱告與祂交通,注入我們裏面,抗拒苦惱,化解罣慮。平安的神在基督裏,在我們的心懷意念前巡查,保守我們平靜安寧;我們若要過一無罣慮的生活,就必須領悟,我們所有的遭遇,不論是好是壞,都是神派定的,目的是要使我們達到贏得基督、活基督並顯大基督的定命(羅八28~30,太十29~31,林後四15~18)。
腓立比書四章八節說,『末了的話,弟兄們,凡是真實的,凡是莊重的,凡是公義的,凡是純潔的,凡是可愛的,凡是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這些美德乃是神屬性的彰顯,從那些追求神具體化身之基督的人裏面活出來。德行和稱讚是前六項的總綱;前六項,每一項都有一些德行或優越,都有值得稱讚的。作正確的人,就是藉著在我們人性美德裏神聖的屬性彰顯神,也就是過一種充滿基督作神屬性之實際的人性生活。
腓立比書四章十一節下至十三節說,『我已經學會了,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富餘;或飽足、或飢餓、或富餘、或缺乏,在各事上,並在一切事上,我都學得祕訣。我在那加我能力者的裏面,凡事都能作。』保羅是以基督為祕訣而經歷基督,在任何環境、任何境遇、任何事上,都能因著基督知足喜樂。在四章十二節中,『我都學得祕訣』,直譯,『我都已經被引進』;這是個隱喻,說到人被引進祕密社團,受其基本原則的教導;在此,祕訣乃是在那加我們能力的基督裏作一切事;保羅是一個在基督裏的人,他經歷基督,並將祂應用在一切景況中;這位基督是真實的、活的、相近的、便利的、且卓越的。在四章十三節,保羅說到基督是加力者的話,特別適用於基督加我們能力,使我們活祂作我們人性的美德,因而在任何環境裏都顯大祂那無限的偉大。藉著基督的加力,我們能過知足的生活,並且成為真實的、莊重的、公義的、純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
新婦的豫備(六)新婦作為團體的戰士
以弗所書六章十至二十節啟示,新婦乃是團體的戰士,為神的國與神的仇敵爭戰。當基督得勝的佳偶與神成為一,作神的居所時,她在神眼中就美麗如得撒,秀美如耶路撒冷;然而對仇敵而言,她卻威武如展開旌旗的軍隊(歌六4)。召會作為新婦乃是在神心意中團體的人,這新人將成就雙重的目的:彰顯神以及對付神的仇敵(創一26)。
在千年國期間耶穌的見證乃是基督的新婦,就是與基督一同作王的得勝者(啟十九7~9,二十4,6)。主的恢復乃是為著豫備基督的新婦;至終,我們都要被模成奇妙的書拉密女;書拉密女作所羅門的複本,乃是那作基督配偶、新婦之新耶路撒冷最大並終極的表號(歌六13,啟二一2,9~10,二二17上)。書拉密女在神眼中像二營軍兵(原文為mahanaim,瑪哈念)跳舞;雅各遇見神的使者,就是神的二營軍兵之後,就給那地方起名叫瑪哈念,並將他的妻子、孩子、和他所有的分作『二營軍兵』(創三二1~10)。這二營軍兵的屬靈意義,乃是剛強的見證我們藉著那愛我們的,照著基督身體的原則,而得勝有餘,『超凡的得勝』(羅八37,十二5,申三二30,傳四9~12)。神不要那些在自己裏面剛強的人,祂只要脆弱的人,較軟弱的婦人和孩子;那些被算為配作得勝者的人,將是較軟弱、倚靠主的人。
屬靈的爭戰是必需的,因為撒但的意志在對抗神的意志。我們要對付神的仇敵,就需要那叫基督從死人中復活,並叫祂坐在諸天界裏,遠超空中一切邪靈的浩大能力,使我們得著加力(弗六10,一19~22)。我們要在主裏得著加力,這指明在對付撒但和他邪惡國度的屬靈爭戰中,我們不能在自己裏面爭戰;我們只能在主裏面,在祂力量的權能裏爭戰。
召會和撒但之間的爭戰,乃是我們這些愛主並在祂召會中的人,與諸天界裏邪惡勢力之間的爭戰(六12)。我們需要領悟,我們的爭戰不是抵擋人,乃是抵擋邪靈,就是諸天界裏的屬靈勢力。
屬靈的爭戰不是個人的事,乃是基督的新婦作團體戰士的事(六13)。神的戰略是使用召會作祂的軍隊,與仇敵爭戰;撒但的戰略是把我們從召會這神的軍隊裏分離出來。神全副的軍裝是為著身體,不是為著個人;只有團體的戰士纔能穿戴神全副的軍裝。
我們打屬靈的仗,需要穿戴神全副的軍裝(11節)。神在基督裏作我們生活的實際,乃是腰帶,為著屬靈的爭戰加強我們全人(14節上)。義的胸甲遮蓋我們的良心,保護我們不受撒但的控告;這義的胸甲乃是基督作我們的義(14節下,林前一30)。基督乃是使我們與神是一,並與聖徒是一的和平;這和平是穩固的根基,使我們能站住抵擋仇敵(弗二15,六15)。信乃是盾牌,抵擋仇敵火燒的箭;基督是這樣之信的創始者與成終者(16節,來十二2)。那遮蓋我們心思之救恩的頭盔,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那拯救的基督(弗六17上,約十六33)。那靈的劍是我們攻擊的武器,用以砍碎仇敵(弗六17下)。禱告是惟一、具決定性、不可或缺的憑藉,叫我們藉以應用神全副的軍裝,使軍裝的各項實際的供我們使用(18節)。
藉著穿上神全副的軍裝,我們就能站住,抵擋魔鬼的詭計,邪惡的計謀(11,13~14節)。在與仇敵爭戰中,最重要的事是站住;我們作成了一切,還需要站住到底。
我們都需要看見,今天在主的恢復裏,我們是在戰場上;我們必須與主合作,與撒但空中的權勢爭戰,使我們得著更多的基督,以建造基督的身體並豫備基督的新婦,建立並擴展神的國,使基督能回來承受地。
新婦的豫備(五)新婦的義
神的義就是神在祂公平和公義之行動上的所是。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寄託在神公義的根基上。這根基就是神的公義,也就是神寶座不可動搖的根基。義有四方面的意義:首先,義就是按著神公義且嚴格的要求,在神面前與人事物都是對的。其次,按照林後三章,義乃是那作為那靈活在我們裏面之基督外面的彰顯;這是作為神形像的義,而義的職事就是主形像的職事。第三,義是神國的事;因為義與神的行政、管理和管治有關,神的國就是義。第四,義是在我們的所是上與神是對的,就是指我們裏面的人是透亮的,像水晶一樣純淨,亦即裏面的人是在神的心思和意願裏;這就是我們在基督裏成為神的義。
義與神外面的行動、作法、行為、和活動有關。神所作的一切都是義的。凡神在祂公平和公義上的所是,就構成祂的義。神在祂兒子耶穌的血上是公義的。神在祂的話上是信實的,在祂兒子耶穌的血上又是公義的。祂的話,就是祂福音真理的話,告訴我們,祂要因著基督赦免我們的罪。基督的血已經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使祂能赦免我們的罪,也就是釋放我們,使我們脫離罪的虧欠。並且這血洗淨我們,就是洗去我們不義的玷污。
義與神的國有關。召會生活乃是神的國,而神的國就是義;神的寶座是以義為根基而建立的。神的義在那裏,神的國也在那裏。凡是有義的地方,一切都正確的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這就是國度。義的第一個結果是神的形像,然後,義建立神的國:羅馬書八章先說到義和神的形像,然後十四章說到義和神的國;形像與國度都是以義為基礎。至終,在彼後三章十三節說到有義居住在新天新地,意思是那時一切都將井然有序,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並且都得以規正;一切都要在正當的治理之下,接受管理、管制,因為那裏有神的寶座、國度、神聖的行政,結果乃是平安與喜樂。
在啟示錄十九章七至八節我們看見新婦的義。首先我們需要領會,基督成為信徒的義有兩方面:第一面是基督作信徒的義,使他們在悔改歸向神並信入基督時,客觀的在神面前得稱義;第二面是基督作信徒的義,從他們活出來作神的顯明;這位神就是在基督裏賜給信徒的義,使他們主觀的蒙神稱義。基督作我們客觀的義,使我們在祂裏面得神稱義;基督作我們主觀的義,住在我們裏面,為我們過一種能得神稱義,一直蒙神悅納的生活。基督從眾聖徒活出,作他們主觀的義,就成為他們的婚筵禮服。我們所接受,使我們得救的義是客觀的,使我們滿足公義之神的要求;而得勝聖徒的義是主觀的,使他們滿足得勝基督的要求。馬太福音二十二章講到國度的婚筵,而十一至十二節要求坐席的人必須穿著婚筵禮服,這表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活出來並藉著我們得著彰顯的基督,成為我們超凡的義。
在啟示錄十九章七至八節,主的新婦,祂的妻子,『自己豫備好了。又賜她得穿明亮潔淨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這裏明白的將細麻衣聯於義。這節的『義』原文是複數,可譯為『義行』;這些義行,不是指基督作我們所接受,使我們得救的義,乃指明我們得勝的生命,我們得勝的生活。這細麻衣就是從我們裏面活出來的基督。九節說,『凡被請赴羔羊婚筵的〔得勝聖徒〕有福了。』這裏羔羊的婚筵就是馬太福音二十二章二節的婚筵;被請赴基督的婚筵是有福的。被請赴羔羊婚筵的得勝信徒,也是羔羊的新婦。
新婦的豫備(四)新婦的美麗
性情上聖化的過程是我們生機拯救的過程,使我們被美化,成為基督美麗、聖別、並榮耀的新婦。以弗所書五章二十五至二十七節啟示神完整的救恩,陳明在三個階段裏的基督。在已過,基督是救贖主,為召會捨了自己,為著我們法理的救贖(25)。現今,基督是賜生命的靈,正用祂的成分浸透召會,而在性情上聖化召會,使召會成為祂的配偶。這是生機的拯救,就是新婦的美化並新婦的豫備(26)。將來,基督是新郎,要將召會獻給自己作配偶,好得著滿足。這是我們的得榮,為著新婦的獻上(27)。新婦的美麗乃是來自那位作到召會裏面並從召會照耀出來的基督,好藉著召會得著彰顯。我們需要不斷在召會中瞻仰主的榮美,使我們被變化,從榮耀到榮耀,藉主得著華美,成為祂美麗的新婦,有祂作我們的華冕。
主在恢復裏主要的工作乃是主真正的工作,為要豫備我們作祂榮耀的新婦。沒有以弗所書五章二十六節裏所說,不斷在性情上的聖化,新婦就無法豫備好,啟示錄十九章七至九節也就無法應驗。召會藉著聖別的過程被美化,這是藉著基督作為賜生命的靈,藉著祂話中之水的洗滌潔淨我們,我們就被基督浸透並美化,成為祂聖別、美麗、彰顯神的新婦。『水』是指神湧流的生命,由湧流的水所象徵。我們現今正在這洗滌的過程中,使召會能成為聖別、沒有瑕疵。『洗滌』的原文,直譯是『洗濯盆』。一天過一天,在早晨在晚間,我們都需要來就近聖經,藉著話中之水的洗濯盆而得潔淨。保羅說到話帶著其洗滌的過程時,原文是用『雷瑪』這辭。雷瑪是對我們有切身、直接的啟示,要給我們看見應當對付的是甚麼,應當洗淨的是甚麼。對於我們各人,要緊的乃是:神今天有沒有對我說祂的話?惟有祂在我們裏面的說話纔有真實屬靈的價值。我們禱告的中心點,該是我們切慕有主的說話。內住的基督作為賜生命的靈在我們裏面的說話,就是潔淨的水,把新的元素儲存到我們裏面,頂替我們本性和性情裏老舊的元素,使我們漸漸成為祂榮耀的召會。
以弗所書五章二十七節啟示,作基督新婦的召會至終要成為榮耀的召會,就是彰顯神的召會,『沒有斑點、皺紋、或任何這類的病,好使她成為聖別、沒有瑕疵』。我們惟一的美麗乃是基督從我們裏面照耀出來。基督在我們身上所珍賞的,乃是祂自己的彰顯。新婦豫備好,意思是她穿『明亮潔淨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這細麻衣就是新婦的美麗。主所在意的,主要乃是從我們的人性所彰顯出祂自己的美麗。我們需要天天被基督美化,使我們得以豫備好獻給基督,作祂心愛的新婦。每當我們花時間禱讀並默想主的話,祂就成為我們的榮美,我們就因著祂而成為榮美的,好使祂也得榮美。斑點是指屬於天然生命的東西,皺紋與老舊有關。只有生命的水纔能藉著生命的變化,新陳代謝的洗去這類的缺點。成為聖別乃是被基督浸透並變化。沒有瑕疵乃是沒有斑點、皺紋,沒有舊人天然生命的東西。召會也沒有『任何這類的病』,這意思是,召會沒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
以弗所書五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與雅歌書八章十三至十四節相符。二者都啟示,我們是藉著主向我們的說話,得以豫備好,成為祂榮耀的新婦,渴望祂第二次的來『你這住在園中的,我的同伴都要聽你的聲音,求你使我也得聽見。我的良人哪,願你快來,如羚羊或小牡鹿在香草山上』。在雅歌裏,愛基督的尋求者求祂這位住在作祂園子之信徒裏面的,使她同伴聽見祂聲音時,她也得聽見。作為雅歌這卷詩意之書結束的禱告,基督的佳偶求她的良人在復活的大能(羚羊和小牡鹿)裏快快回來,設立那要充滿全地,祂甘甜美麗的國(香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