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 「台北市召會主日話語服事」頻道更新通知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民數記結晶讀經(三)祭司和利未人為著神行動的事奉

民數記是一卷事奉的書,三至四章論到聖別的事奉。在民數記裏有召會事奉的完全豫表;民數記裏的事奉是召會事奉的圖畫。事奉是聖別的,因為這事奉照管神見證的帳幕。聖別事奉的基本原則是基於生命,沒有混亂;在聖別的事奉裏,每件事都在神聖的行政之下,因此很有秩序。

民數記三章說了很多關於人位及其職責的事。我們需要思考這事,因為這與我們和我們的職責有關。聖別的事奉是由祭司和利未人執行的。祭司是直接事奉神的受膏者。祭司要在帳幕前面、東邊,向日出之地安營;他們看守會幕的入口,任何人要事奉神,都必須先通過祭司。祭司要看守聖所和至聖所。利未人不是直接作祭司的,他們是祭司職任中服事的人。在祭司的服事中,有許多事務都需要利未人的服事。祭司要看守聖所和壇,而利未人是在祭司以下服事,照管聖所和壇。見證的帳幕及其一切物件和祭壇,由祭司所服事,豫表基督各面的豐富,由新約信徒服事給人。祭壇表徵十字架(來十三10),指基督的救贖;帳幕指基督是神的具體化身(西二9),藉著祂,神住在人中間(約一14),人也能進入神裏面,享受祂一切的所是(十四2,6,20)。新約的信徒乃是將基督的十字架服事給人,使人得著救贖(林前一23,二2);並將基督的豐富服事給人,使人得著生命的供應(弗三8,西一27~28)。

民數記所描繪聖別的事奉,不是為著不活動的基督,乃是為著極其活躍的基督;在祂的活動或行動中,我們必須與祂相配。祭司與利未人在帳幕出發時有明確的職責。祭司照管主要的東西,重要的東西,而哥轄人(利未人)照管一些次要的東西。我們要看見基督如何在地上行動,就應當看帳幕的行動。帳幕是在利未三個兒子後裔的肩頭上行動。神新約經綸的原則,就是神需要人在祂地上的行動上與祂配合。沒有人,神就不能作甚麼;在神新約的經綸裏,神沒有人就不作甚麼。神必須有人與祂配合,與祂是一,與祂配搭;這是神新約經綸的基本原則。今天基督正在全地行動,並且祂是同那些與祂是一的人在行動。我們是今日的革順人、哥轄人、和米拉利的子孫。為神的擴大作神具體化身的基督,乃是藉著那些愛祂的人而行動。

在舊約,祭司和利未人是有區別的,但在新約裏只有一班人,就是祭司。利未人在舊約的豫表裏所作的,作為新約祭司的信徒也該在實際裏作。利未人的服事是在祭司的監督之下,這指明當新約祭司在作外面利未人的工作時,必須在新約祭司職任內在、屬靈眼光的監督之下。當我們照管外面實際的事務時,我們該將生命供應給人;我們若這樣作,我們的利未人事奉就是在祭司職任的眼光與監督之下。在各種事奉之先,我們必須像祭司一樣在主面前事奉祂;所有的事奉都必須是祭司性的。

民數記四章三、二十三、三十、三十五、三十九和四十三節的『事奉』一辭,原文是『爭戰』,指服兵役。祭司與利未人聖別的事奉乃是爭戰。今天我們既是神福音的祭司,就該看自己是戰士。我們傳講、教導、造就別人,並建造基督的身體,就是在爭戰。我們為神所作一切屬靈的工作,不論是用何方式,只要摸著屬靈範圍的事,性質都是爭戰。我們的眼睛若是被主開啟,就要看見,我們事奉主的工作,其性質都是爭戰的。

有賞賜或報酬賜給作祭司的亞倫和他的子孫,以及服事的利未人。除了基督之外,祭司和利未人沒有別的分;基督是他們的家、產業、地土、衣服、食物和一切。如今在新約裏,利未人的事奉與祭司的職任合而為一。我們祭司和利未人事奉的惟一賞賜、惟一報酬,乃是基督。

民數記概論上冊(第八至九篇)

1067-Book

民數記概論上冊(第八至九篇)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六○年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七日,在臺北帶領事奉訓練所釋放讀經類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八篇是『爭戰的要義(一)戰勝諸王』,第九篇是『爭戰的要義(二)重新數點』。

信息要點

一、民數記這卷書中,神的思想,不重在神子民的失敗和飄流,乃重在神在祂子民身上的目標。民數記清楚的分為三大段。開頭的一段記載以色列人的數點、編組,這乃是陳明神榮耀的用意。第二段是記載以色列人行程中種種的失敗和軟弱,這是要我們看見,神要祂的百姓維持祂在地上的見證,好達到祂榮耀的目標。在末了的一段記載以色列人爭戰的得勝。

二、神子民的編組和行程乃是為著爭戰。爭戰本身不是目的,乃是過程,為要得著美地。我們在召會裏的配搭和在地上跟隨主的行程,也都是為著爭戰,為要進入基督的豐盛,帶進神的國度,並設立神的見證。三十三章一至四節和二十一章都是記載得勝,前者是照著神的吩咐,後者神子民所經過的每場戰爭都是光榮的。二十二至二十五章有巴勒王所表徵的政治和巴蘭這外邦申言者所表徵的宗教,使以色列人失敗了;但有祭司非尼哈與神同心,有神忌邪的心腸,拯救神的子民脫離仇敵的網羅。

三、以色列人頭一次數點,目的是為著編組成軍並爭戰;然而到了二十六章,重新數點百姓不僅是為著爭戰,更是為著分地為業,承受土地。若與第一次數點作比較,發現經過四十年漫長的試煉,五個支派人數減少了,能爭戰的人和承受土地的人少了;七個支派的人數增加了,爭戰的人和承受土地的人多了。在二十六章有些女子被數點,是為著承受產業被數點。將地分給各支派,不僅是根據各支派的人數,也是藉著拈鬮。因拈鬮的結果是在神手裏,『你們要按家族拈鬮,承受那地』(三十三54),所以承受土地也是按著家族拈鬮。

生命經歷

一、神子民的行程到末了是得勝的,他們消滅了敵擋的仇敵,進入神所應許的美地。我們要看見這榮耀的異象,民數記有很多方面在召會歷史中應驗了。我們看見召會在起頭有多高大,其終局有多榮耀,雖然在過程中有荒涼、失敗和波折。在頭二世紀,初期召會受到逼迫,卻是得勝的。於是,仇敵改變方式,使用巴勒和巴蘭,豫表羅馬帝國和羅馬天主教,路德馬丁作非尼哈,豫表清心事奉神的人,對抗天主教。英國弟兄們作為在主前忠信的祭司,有神忌邪的心腸。

二、以色列人行程中的一切遭遇,都是出於神手的安排,目的是要試驗並煉淨他們。以色列人的經歷啟示,我們裏面有許多消極的事物,如情慾、不信、不服、背叛和毀謗等。惟有藉著各樣的環境,這些事物纔得以被神暴露並顯明。拈鬮除了出於神恩典的命定,還有人為責任的因素。如大坍、亞比蘭(流便支派)、珥和俄南(猶大),若他們沒有因犯罪而死,支派人數會加多,可以承受更多的土地(基督)。這表徵我們能享受在基督裏的豐盛有多少,不僅在於神恩典的命定,也在於我們是否盡責任。

三、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各支派,都豫表地方召會。一個地方召會的人數多寡,不僅在於神主宰下的生養,也在於他們在神面前的屬靈光景。二十六章的數點是照每個人的家族,意即照著生命和交通這二方面。我們要看見,我們在地方召會中留下或倒下,活著或死亡,全在於我們是否能說出自己的家族,是否活在生命的交通裏。

問題研討

一、試從民數記的分段看神榮耀的目標為何?

二、如何從民數記看啟示錄二、三章中的召會歷史?

三、民數記二十六章照著家族的重新數點,如何應用於召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