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 「台北市召會主日話語服事」頻道更新通知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啟示的事奉(第六至九篇)


742-book

啟示的事奉(第六至九篇)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所釋放,關於召會事奉的信息共九篇,各篇原刊於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的『話語職事』,今略加潤飾,彙集為單行本。

 

信息內容

第六篇揭示在神的工作上,我們給神的限制是在於我們的『鬆』。第七篇說到我們該羨慕得著恩賜、能作長老、能作執事。第八篇交通到移民的負擔;我們需要學習亞伯拉罕作寄居的客旅。移民是神福音必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出路。第九篇告訴我們,對今日基督徒中間的情形該有的態度。

 

真理要點

一、保羅說:『你們…要切慕屬靈的恩賜』(林前十四1)。這給我們看見,屬靈的恩賜是人可以羨慕的。他還說:『要切慕那更大的恩賜』(十二31)。提摩太前書三章一節,保羅又說,『人若渴望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作長老既是人可以羨慕的,作執事也必是人可以羨慕的。所以,無論是得恩賜,或是作長老,作執事,都是我們可以羨慕的。

二、亞伯拉罕蒙召以後,就遵著神的命令離開本地故鄉,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他到了神所應許的迦南地,就在那裏作客,帶著帳棚流動寄居,承認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他流動到那裏,就在那裏支搭帳棚,為耶和華築壇,並呼求耶和華的名,在地上維持神的見證。帳棚是他寄居生活的表記,祭壇是他求告神的見證。

三、今天在基督教裏有牧師,在天主教裏有神甫。然而,當初召會雖然有牧人和教師等有恩賜的人,卻沒有牧師制度、神甫制度、聖品階級。召會當初是所有的信徒都作祭司,都事奉神,在信徒與神之間並沒有一班居間的人,專司事奉神的事。今天的牧師制度、神甫制度、聖品階級,都不是召會當初事奉神的原樣,乃是經過人手改動而有的,所以是走樣的,也是我們應該否認、拒絕的。

 

生命經歷

一、我們給主的限制,是在於我們的『鬆』。甚麼叫作『鬆』呢?比方,定規九點聚會,聖徒們卻九點十分纔到,這就是鬆。若是我們在聚會的時間上這樣鬆,我們在甚麼事上都能鬆。我們的事奉,一緊就是立體的;一鬆就是平面的,無論有多少祝福,都會像水一樣流光。我們若是稍微緊一點,事奉就會變成立體的,一有祝福,就能盛住。

二、我們在新約裏,常會讀到『來』與『去』這兩個字。我們蒙恩和我們事奉主,在於『來』與『去』。神呼召我們到祂這裏,來得安息,來得生命,來喝活水,來得救恩。一切的蒙恩,都在於我們到祂這裏『來』。及至我們來到主這裏蒙了恩典,祂就吩咐我們『去』:去傳福音給萬民,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去到地極為祂作見證。所以,『來』是就近主,蒙祂的恩典;『去』是事奉主,作祂的見證。

三、我們清楚今日基督徒中間的情形之後,該用怎樣的態度,來摸召會的事?首先,我們事奉主是要注重積極的事,並不是注重消極的事。我們不該在消極的事上和人爭辯,乃該供應並給人看見積極的事。人看見積極方面對的光景,就會認識消極方面錯的情形。其次,我們也該有個態度,不怕人批評或反對我們,只顧到神所給我們的負擔。只要我們所作的是出乎主,就不該管人怎樣對待我們。人贊成,我們是這樣作;人反對,我們也是這樣作。

 

問題研討

一、在召會的事奉中,我們該有那些羨慕?

二、新約中常題到的『來』與『去』所指為何?

三、在基督徒中間,我們該用怎樣的態度來摸召會的事? 

主恢復中獨一的工作(七)事奉主,享受祂作隱藏的嗎哪、發芽的杖與生命的律

以西結書四十四章十至十一節,以及十五至十六節說,『當以色列人走迷的時候,有利未人遠離了我,他們走迷離開我,隨從自己的偶像,他們必擔當自己的罪孽。然而他們必在我的聖所當僕役,照管殿門,在殿中供職;必為百姓宰殺燔祭牲和平安祭牲,必站在百姓面前伺候他們。…以色列人走迷離開我的時候,祭司利未人,撒督的子孫,仍看守我的聖所;他們必親近我,事奉我,並且侍立在我面前,將脂油與血獻給我;這是主耶和華說的。他們必進入我的聖所,就近我的桌前事奉我,守我所吩咐的。』在神的眼光之中,不只有事奉殿的事奉,還有一種更好的事奉,就是事奉主。神今天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人完全屬乎『我』,就是要人在『我』面前事奉『我』;神惟一的目的,並不是許多東西,乃是『我』。

事奉了主,並不是對於殿不管了;事奉主的人也傳福音,救罪人,幫助弟兄姊妹進步,但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著主。我們事奉主所作的一切,都該是為著主的緣故,為著祂的滿足、心願、快樂、目的、喜悅和榮耀。如果我們要在至聖所裏事奉主,我們就必須在祂面前多花工夫、多禱告;我們需要親近祂,站在祂面前等候祂的旨意。事奉主的人要將脂油與血獻給祂;血是為著神的聖別和公義,脂油是為著神的榮耀。事奉主的人要穿細麻材質的衣服,不可穿羊毛衣服或使身體出汗的衣服。細麻衣表徵在賜生命的靈裏,憑基督的生命而有的日常生活和行事;而出汗的工作就是一切憑人為努力,沒有父神祝福所作的工。

『在安提阿當地的召會中,有幾位申言者和教師,就是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並掃羅。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別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徒十三1~2)。惟獨在事奉主的時候,聖靈纔打發人出去,所以如果不把事奉主放在先,就甚麼都倒亂了,只有聖靈有權柄能分派人去作工。我們是因為事奉主而出去的,不是出於自己的喜好而沒有事奉主作根據。

『第二幔子後,還有一層帳幕,叫作至聖所,有…四面包金的約櫃,櫃裏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來九3~4)。隱藏的嗎哪就是當我們與神之間,沒有一點間隔時,我們在祂面前所享受的那分基督。享受隱藏的嗎哪,就是享受基督隱藏的那一分。我們若要享受隱藏的嗎哪,我們與神之間就必須沒有距離;我們與主之間一切的間隔,都必須除去。當我們事奉主並享受祂作隱藏的嗎哪,就與主有直接的交通,並認識祂的心意和目的;我們在主的同在中,祂纔能把祂和祂的心意,以及祂所要我們作的一切託給我們。

發芽的杖表徵基督這位復活者,該是我們的生命、生活、和我們裏面復活的生命,並且這生命該發芽、開花、並結出熟杏。在民數記十六章所記載以色列人的背叛之後,神吩咐十二個首領按著宗族,共取十二根杖,放在會幕內見證櫃前;神說,『我揀選的那人,他的杖必發芽』(十七5)。至終,神把其他十一根杖都發還,只把亞倫那根發芽的杖留在約櫃裏,作永遠的記念;這意思是說,復活乃是事奉神的永遠原則。復活的意思是,一切都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一切都是神作的,不是我們作的。

約版,就是律法的版,表徵神聖生命之律,就是神聖生命自發的大能、自動的功用、自有的能力和神聖的性能。這生命的律,神聖的性能,能彀在我們裏面作一切事來完成神的經綸。生命的律不是規律我們不作錯事,乃是規律出生命的形狀。生命的律發揮功能,使我們成形,也就是把我們模成基督的形像。藉著生命之律的功能,我們都要成為神成熟的兒子,神也就要得著祂宇宙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