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 「台北市召會主日話語服事」頻道更新通知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啟示的事奉(第三至五篇)

742-book

啟示的事奉(第三至五篇)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所釋放,關於召會事奉的信息共九篇,各篇原刊於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的『話語職事』,今略加潤飾,彙集為單行本。

 

信息內容

本書第三至五篇專特的說到『事奉上該有的認識和注意』;這些該知道並注意的事,與我們並我們的事奉有密切的關係。

 

事奉帶領

一、今天所謂的基督教有兩大支流。舊教包括羅馬教,就是天主教,和東方希臘教;新教就是所謂的更正教。然而,我們既不是羅馬教,也不是更正教。我們甚麼都不是,不過是一班蒙恩得救,聚集在一起事奉神的基督徒。我們事奉神,是照著祂的話語,就是祂所給我們的聖經。我們不願意受任何一宗一派影響,只願意單單純純、簡簡單單,照著聖經事奉神。

二、我們中間雖然沒有人的組織,但我們眾人來在一起事奉神是有根據的。第一,根據人裏面有沒有蒙了神的救恩,得著神的重生。我們必須查清楚人是否誠心悔改,接受主耶穌作他的救主,而在裏面得著了神的生命。第二,根據人向著主的心情。若是一個人得救之後,也願意單純照著聖經事奉神,我們就認為這樣的弟兄姊妹是和我們同心事奉的。第三,根據聖經的教訓。我們一切問題的最終斷案都取決於聖經。第四,根據聖靈在聖徒身上的帶領和顯明。我們中間一切在事奉上有分的人,都是在聖靈的帶領下顯出來的,都是在生命中長出來的。

三、聖經的真理,乃是信徒和召會的根基;屬靈的生命,乃是信徒和召會的內容。我們要讓真理與生命二者在我們身上結合,在我們中間產生的事奉,纔能穩固而豐富,準確而活潑,既合乎聖經亮光,又充滿屬靈實際。

 

應用與實行

一、召會事奉的目的乃是將基督的生命供應給人,並不是我們把事辦好,把工作作成,目的就達到了。如果我們的事奉彀正常,我們就會在召會一切的事工上,將基督的生命供應給人。比方,在書房售書的弟兄姊妹不只要客氣,顯出愛來,更要趁著人來買書的機會,與人有交通,把屬靈的東西供應給人。這樣,就不只是把字句的書報賣給人,更是把活的基督供應給人。或許有人來買聖經,剛好聖經缺貨,但是我們能將活的聖經,就是基督,供應給他,讓他帶回去。

二、主的意思是要我們摸生命,撒但的詭計是要我們摸是非。我們常以為,弟兄姊妹中間有了爭執,我們若能把他們的是非排解清楚,就可以解決他們的難處。這樣作也許可以解決他們爭執的難處,但不能幫助他們認識他們的肉體和血氣,更不能帶領他們接受主的對付,而摸著主的生命,使他們在生命上有屬靈的長進。因此,我們在召會中,每一次碰到弟兄姊妹發生爭執,都要避免摸他們的是非,而要把他們帶到主面前,叫他們得著生命的幫助。

三、我們在事奉主的時候,必須抓牢一點,就是學習沒有意見。意見、談論常是叫人感覺死亡,勞苦、犧牲纔會叫人碰著生命。在召會的事奉上,常有弟兄姊妹題出意見,建議作法,但他們自己卻不見得在那些事上有犧牲,有勞苦。這是不對的。正常的情形,在我們中間,不該聽見許多意見,許多建議,只該看見許多勞苦,許多服事。在我們的事奉上,空談要越少越好。

 

問題研討

一、我們眾人來在一起事奉神的根據為何?

二、召會事奉的目的為何?

三、我們在事奉主的時候,如何學習沒有意見?

主恢復中獨一的工作(六)持守安息日的原則與建造工作的關係

在論到神居所的建造這一長段的記載之後,出埃及記三十一章十二至十七節重申守安息日的誡命。這段插入的話是在帳幕建造工作的囑咐之後,這指明主吩咐這些建造者,這些巧匠,在為主作工時,要學習如何與主同得安息。假若我們只知道如何為主作工,而不知道如何與祂同得安息,就違背了神聖的原則。

神在第七日安息了,因為祂完成了祂的工,並且滿足了。神的榮耀得著彰顯,因為人有了祂的形像;祂的權柄也即將施行,以征服祂的仇敵撒但。只要人彰顯神並對付神的仇敵,神就得著滿足而能安息。後來,第七日蒙記念為安息日。神的第七日乃是人的第一日,這指明神已經豫備好一切給人享受;人受造首先不是為了作工,乃是以神為滿足,並與神一同安息。

出埃及記三十一章十七節說,『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暢。』安息日不僅是神的安息,也是神的舒暢。神是因人得著舒暢;祂按著自己的形像造人有靈,使人能與祂有交通;因此,人是神的舒暢。對神而言,第七日是安息與舒暢的日子;然而,對作神同伴的人而言,安息與舒暢的日子是第一日;人的第一日是享受的日子。

因此,在我們得著享受以前,神不會要求我們作工;這乃是一個神聖的原則。等到我們與祂一同有完滿的享受以後,就能與祂同工了。在五旬節那天,門徒們被那靈充滿,意思是他們充滿了對主的享受。之後,他們纔開始在與神的一裏與祂同工。五旬節是第八週的第一日,由此我們看見了第一日的原則。對神而言,是作工而安息;對人而言,是安息而作工。

所以,我們在作神建造召會的神聖工作時,必須帶著一個記號,指明我們是神的子民,我們需要祂。特別在對神子民說話時,我們總是要帶著一個記號,就是主是我們的能力、力量和一切,為著供應話語。

守安息日也是一個永遠的合同或永遠的約,向神保證我們要先享受祂並被祂充滿,好與祂是一,然後纔去為祂作工、與祂同工、並且在祂的一裏作工。安息日也是聖別的事。我們享受主,然後與祂同工,自然而然我們就被聖別,從一切凡俗的事物中分別歸神,並且被神浸透。所以帳幕及其一切器物的建造工作,應當開始於對神的享受,而期間繼續有享受神而得的舒暢;這指明,我們為神作工,不是憑著自己的力量,乃是藉著享受祂並與祂是一;這就是持守安息日的原則,而有基督作我們靈中內裏的安息。

末了,在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八至二十九節,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因此你們要負我的軛,且要跟我學,你們魂裏就必得安息。』這裏的勞苦是指為了工作成功而奮鬥的勞苦;凡這樣勞苦的,總是擔重擔的。主頌揚父,承認父的道路之後,便呼召這樣的人到祂這裏來得安息。負主的軛就是接受父的旨意。主只在意父的旨意;祂將自己完全降服於父的旨意;祂不為自己作甚麼,也不盼望為自己得甚麼。因此,無論環境如何,祂心裏都有安息。在神經綸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重擔,乃是享受。願我們都負主的軛、跟主學,叫我們的魂得著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