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 「台北市召會主日話語服事」頻道更新通知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一)十一—在父的家裏—活在那藉著基督的死與復活所為我們豫備的地方

約翰十四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們必須信入神,因而進到神裏面。相信神是客觀的,信入神是主觀的;乃是主觀的信,將我們帶進神裏面。藉著信入主,我們進入祂裏面,與祂成為一,得享祂,並有分於祂為我們所完成的一切。藉著信入基督,我們與祂有生機的聯結,並且我們全人浸沒在祂裏面,使二者在生機上成為一。

父的家乃是三一神—藉著成為肉體、釘十字架、復活—將祂自己作到信徒裏面,為要完全與他們調和,好把他們建造成為一個生機體,作祂的居所和彰顯。在二章十六節,『我父的家』是指神在地上的居所,就是殿。殿乃是耶穌身體的豫表或象徵;這身體在復活裏已擴大為基督的身體。在十四章二節,『我父的家』乃是基督的身體,也就是召會作神的家。父的家乃是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的神,與蒙祂救贖、重生並變化的選民,所構成的一個神人二性的合併。在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許多住處乃是基督身體的許多肢體。所有在基督裏的信徒,都是神的建造—父的家—裏的住處;這建造就是基督的身體。

『我去是為你們豫備地方,』意思就是,主要豫備地方,完成救贖,為我們開路並作出立場,好使我們進入神裏面。藉著死與復活,主耶穌鋪好了路,豫備了地方,好把我們帶進神裏面。主為我們在神面前,並在神裏面,豫備了立場;這樣,祂就在神裏面為我們豫備了地方。在神裏面的立場擴大之後,就成為在基督身體裏的立場。主的來把神帶到人裏面,祂的去把人帶到神裏面;藉著這樣的來和去,祂將神建造到人裏面,並將人建造到神裏面,藉此建造神的家。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憑著那靈並藉著祂的死與復活,正在建造一個生機體,召會,就是祂的身體和父的家,是由三一神與蒙祂揀選並救贖之人調和而產生的。父的家乃是藉著父和子同著那靈,不斷眷臨蒙救贖的選民而得以建造起來。父的家分為三個階段:神成為肉體的階段;基督與祂的信徒一同復活,建造成為召會的階段;以及終極完成的階段,就是新耶路撒冷。

父的家,召會,是在父神裏。召會要在父神裏面,神就必須成為我們的父,我們需要與神有生命的關係。在新約裏,『父』是指生命的源頭。『神』這名稱是指創造;『父』這名稱是指生命的分賜與繁增。神不再僅僅是我們的創造主,祂也是我們的父,是生我們的那位,因為祂已經用祂的生命生了我們。我們能稱神為我們的父,因為我們已經從神而生;如今我們是祂的兒女,就與祂有生命的關係。主藉著祂釋放生命的死和分賜生命的復活,已使我們與祂成為一;祂的父如今也是我們的父。藉著祂的死與復活,主耶穌把我們帶進祂自己裏面;因著祂在父裏面,我們就藉著在祂(主耶穌)裏面而在父裏面。在父神裏的召會,意思就是在那是獨一的源頭、發起者和起始者裏面的召會。認識神是父,就是認識一切都是由祂發起,一切都是由祂而出。在召會生活中,父應當是獨一的源頭,我們眾人應當在祂獨一的定旨和計畫裏。

我們需要看見,活在召會這父的家裏內在的意義:活在召會這父的家裏,乃是活在那是生命的三一神裏,活在光中,活在復活裏,活在恩典和實際裏,活在神聖的榮耀裏,活在禱告和敬拜的殿(家)裏,過牧養的生活,活在神的建造裏並為神的建造而活,活在終極完成之靈的神聖奧祕範圍裏,為著保守一,至終活在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之三一神與蒙救贖並重生之三部分信徒神人二性的合併裏。

事奉主者與各面的關係(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二冊)

1364-Book事奉主者與各面的關係(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四月八日及五月三日,在臺北初期同工簡訓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十六章是『事奉主者與人群的關係』,第十八章是『事奉主者與召會的關係』,第二十章是『事奉主者與同工們的關係(二)』。

真理要點

一、人如何無法離開『群』,同樣的原則,基督徒也無法離開『會』。『召會』這辭的希臘文,是ekklesia,艾克利西亞,包括『會』的意思。這是神創造的定律,你作人不能脫開人群,你作基督徒也不能脫離『會』。一有了『群』,有了『會』,自然就產生關係,有了關係就會有接觸。以事實來說,人群接觸所產生的壞事多過好事。得救的人一面與人群發生關係,一面又與召會發生關係,因此有兩層的關係,兩層的接觸。一個事奉主的人,必須學習在人群和召會中,與人有正當的關係,並正確的接觸人。

二、我們要常常禱告,特別是青年聖徒,天天應當有一段長時間的禱告。要像所羅門一樣,禱告說,『耶和華神阿,…求你賜我智慧與知識,我好在這民前出入。』(代下一9~10)。神的子民眾多,我們只有常向主禱告,求主賜智慧和知識,纔能知道該如何在神的民中出入,在神的民中行動。在新約裏,使徒保羅也同樣的教導提摩太。在提摩太前書三章十四至十五節,他說,『我將這些事寫給你,…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保羅題醒提摩太,在召會中該怎樣對待老年人,怎樣對待老年婦女,並且和青年婦女接觸時,總要純潔。

三、我們一再說,我們沒有組織。沒有組織是甚麼意思呢,是不是各作各的?不是,我們沒有組織,但我們還是『同』。我們如何能沒有組織,而又能同工?這是人類文化和社會制度裏所沒有的。就如人的身體沒有組織,但四肢百體天天同工。

生命經歷

一、一個人活在世上作人,不可能不和社會接觸。一個基督徒過召會生活,也不可能不和弟兄姊妹接觸。罪惡是從接觸來的,不接觸就少罪惡。那怎麼辦呢?聖經裏的教訓,完全是在中線上,你可以接觸,但你要記得自己的地位。事奉主的人整天作的事,就是接觸人,所以和人一定要保持正當的關係,並正確的接觸。這樣,你無論作人或事奉,纔會有長久的壽命。

二、我們要事奉主,就必須在一個沒有不同教訓的環境裏,沒有人傳講與神的經綸相牴觸的話。我們既告訴人不可傳講不同的教訓,當然自己也不該去講。一個事奉主的人若是在一個環境中,有人講與神的經綸不同的道,那個環境必是不健康的。這好比我們要活得長命,就必須在一個空氣新鮮的環境中。我們若要一個健康的環境,就盡量避免住在空氣污染的地方。同樣的,在基督徒的生活中,也需要一個清潔的環境,使我們屬靈的生命能健康生長。

三、我們認識身體的原則,就要運用這原則。比方,有位弟兄有負擔到鄉下開展,他需要先和誰交通呢?是和與他一同服事的人。他無須捨近求遠,乃需要先和一同服事的人交通。然後,再與有相同負擔的人交通。他若發現別人也有同樣負擔,就可以和那人一同交通禱告。若是沒有交通,就不是活在身體裏。這不是規條,而是很自然的。當你有負擔往外去時,要先和一同事奉的人交通,把你的負擔告訴他們。你們可以一同禱告,或請他們私下記念你。

 問題研討

一、試陳明『召會』一辭的意義。

二、我們與人接觸要注意那些點?與人接觸上,該學習怎樣的禱告?

三、基督的身體和組織有甚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