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藉著在基督耶穌裏的恩典上得著加力,成為貴重的器皿,裝備齊全的神人,好在神經綸的惟一職事中盡我們的職事(六)作貴重的器皿,同那清心呼求主的人,竭力追求公義、信、愛、和平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至二十一節說到,有貴重的器皿,也有卑賤的器皿。貴重的器皿是由神性,以及蒙救贖得重生的人性所構成。卑賤的器皿是由墮落的人性所構成。保羅不僅在羅馬書九章二十一節說到貴重的器皿,也在二十三節又說到蒙憐憫、豫備得榮耀的器皿。我們是豫備得榮耀的貴重器皿,意即我們是被設計來盛裝神作我們的尊貴和榮耀。
神揀選我們,乃是要我們作被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之三一神充滿的貴重器皿。因著神的心意乃是要造一個器皿來盛裝祂、彰顯祂,因此神只要器皿是敞開的。保羅的十四封書信可用一個辭來表達-『敞開的器皿』。此外,保羅也在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一節也說到,我們若潔淨自己,脫離卑賤的器皿,就必成為貴重的器皿。潔淨自己指離開不義(19),這是內在神聖性質的外在證據。我們不但該潔淨自己,也該脫離卑賤的器皿。這就是說,我們必須遠離他們。
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二節說到我們要竭力追求公義、信、愛、和平。我們基督徒生活的管制原則,應當是竭力追求經歷基督並享受基督。我們對基督的經歷,乃在於神義的根基,這義是神寶座不可搖動的根基。公義與神外面的行動、作法、行為、和活動有關。神所作的一切都是對的。神的公義就是神在祂公平和公義之行動上的所是。另外,在新約中,『信』有兩種意義-客觀的與主觀的。
在客觀的意義上,『信仰』是指新約關於基督的身位和祂救贖工作的全部啟示。在主觀的意義上,『信』指相信的行動。在提前一章十九節,『信仰』是客觀的,指我們相信的事物。本節開頭的『信心』是主觀的,指我們信的行動。因著信,我們由神而生,成為祂的兒子,有分於祂的生命和性情以彰顯祂。因著信基督,我們被放在基督裏,成為祂身體的肢體,分享祂一切的所是,叫祂得著彰顯。
愛是神素質的性質。神聖的愛乃是神素質的屬性,主要是彰顯在差祂的兒子救贖我們,並將神的生命分賜到我們裏面,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神就是愛,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愛就是神自己,住在愛裏面,就是過著習慣的用這愛愛別人的生活。新約也說到神的平安與平安的神。論到平安的神,我們需要羅馬十六章二十節和腓立比書四章七節。平安的神守衛我們的心,祂在基督耶穌裏巡查我們的心懷意念。神的平安與平安的神乃是一。在我們的經歷中,平安是恩典所產生的光景。恩典是本質,而平安是光景。
此外,提後二章二十二節說到我們都該作清心呼求主名的人。呼求主名不是新約的新作法,乃是開始於創世記四章二十六節,人類的第三代以挪士。接著有約伯(伯十二4,二七10)、亞伯拉罕(創十二8,十三4,二一33)、以撒(二六25)、摩西和以色列人(申四7)。這些及其他許多人都在舊約時代呼求主名。在新約裏,彼得首次題起呼求主名:『那時,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徒二21)。根據行傳七章五十九節,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的時候呼求主,說,『主耶穌,求你接收我的靈!』我們傳福音,幫助人得救時,需要鼓勵他們呼求主名說,『哦,主耶穌』。呼求主名乃是使我們不僅得救,更得以享受祂豐富的祕訣。提後二章二十二節說,我們要『清心呼求主』。在聖經裏,清心的意思是只為著神。清心是將心定準於神。我們事奉主,是單純的為著主,一點也不為著別的,我們該完全為著神。我們所注意的,就是清心和呼求主。
召會中的恩賜與職分(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一冊)

召會中的恩賜與職分(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一冊)
本段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上半年,在臺灣帶領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所釋放的十八篇信息。
信息內容
第三段第九章是『恩賜、職分,與召會聚會彼此的關係』,第四段第七章是『主當前帶領的目標-召會的擴增與開展』,第八、九章是『召會中長老與執事的事奉(一)、(二)』。
真理要點
一、林前十二章說,『神在召會中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申言者,第三是教師…再次是…幫助的,治理的。』『幫助的』一定是執事,而『治理的』就是長老。這裏說到兩類的服事:頭一類的使徒、申言者、教師是恩賜的,與行政沒有關係,也不是為著事務,完全是為著供應真理,供應生命(弗四11)。第二類是『幫助的,治理的』乃是為著事務,是職分上的。所以恩賜是職事方面的,職事(ministry)是為著供應真理和生命的。職分(office)是職務方面的,職務與恩賜無關,完全是在行政一面,這乃是為著監督帶領召會。
二、使徒主要是恩賜,是為著設立長老和執事,也是一個職分。在恩賜這條線上:第一是使徒,第二是申言者,第三是教師。在職分這一面,是先有使徒,還有幫助人的(執事),治理人的(長老)。聚會時只有申言者和教師,他們釋放啟示,釋放教訓,造就、建立聚會的人。在會中則沒有使徒,也沒有長老和執事。因此,在恩賜一面,應當盡量發揮他們的本能,不斷帶進人,將人建立起來,使召會得著擴增和開展。治理上應該放大眼光,積極在事務上籌備一切,配合屬靈的發展。
三、主恢復的見證,其支柱在於兩件事:真理與生命。主的見證在地上是否剛強,能否開展出去,全繫於同工、長老和執事這三班人。我們看見,召會的見證就在於作長老、作執事服事的人,對真理的認識,不僅認識真理,並且是用清潔的良心,守住信仰的奧祕。為這緣故,我鼓勵你們努力讀聖經,好能看見真理,蒙到光照,而能活出一種生活,就是你們在基督的身體裏彰顯基督。在此,真理和生命成了一個,結果就產生見證,就是召會生活。
實行要點
一、長老的職務包括四點,第一是帶領。長老受託牧養神的群羊,更是作領頭的羊,就是作『頭羊』。第二,長老們要善於教導,不是像教師在學校裏那種教導,而是像父母在家裏給兒女補課。第三項是牧養。牧人第一件要作的事,就是供應羊群食糧,要供應青草,供應水,要給羊群豫備一切的喫喝。長老要為聖徒豫備屬靈的食糧。第四項是推動。召會好比一部汽車,長老們是司機,千萬不能『車在,車頭不在』。所以,各會所的長老都得『生意』,負責叫車子動起來。
二、在地方召會中,除了有長老的帶領、教導、牧養、推動外,還需要有執事的探望。探望是一種托住、扶持,能一直把人保留在召會中。我們必須在地方召會中,興起相當數量的聖徒負責作探望的工作。這些是比較認識真理,生命有長進,也實在是愛弟兄姊妹,並有心願事奉主的。此外,還有許多的雜務,需要比較老練而有精力、體力的聖徒作執事。長老們要著手從聖徒中,選出合式的人,作探望的執事。再選出一些聖徒,負責其他雜務的責任。這樣,召會一定能上軌道。
三、一個召會要強,必須注意這四件事:話語供應、教導、牧養和探望。我們初期探望人,就要學習說話,要根據生命、真理,所以必須認識真理,在真理上進步。慢慢的就能在聚會裏講真理,再進步,就不只能講一篇,且能正式釋放主的話語,成了話語供應。這條線就是供應和牧養的線。照比例說,每五位弟兄姊妹中,就要有一位是供應的人,就是百分之二十的比例。
問題研討
一、召會中的恩賜與職分在服事上有何不同?
二、請說明恩賜、職分,與召會聚會彼此的關係。
三、請陳明長老的職務與執事的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