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 「台北市召會主日話語服事」頻道更新通知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對於神經綸的體認與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1418-book

對於神經綸的體認與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至二十五日,在臺北向全時間訓練受訓者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五章是『神的經綸』,第六章為『對於神經綸的體認與經歷』。

真理要點

一、在以弗所一章和三章的九至十一節,及提前一章三至四節,三處聖經節題起『經綸』。這個希臘字Oikonomia是由二字所組成:oikos意指家或家人,nomos意指家庭行政的律法或法則。二字合起來的意義,正與中文裏的『家政』一辭相符。這個家乃是神的家,包括全人類中所有得救的人,就是一切蒙神揀選而得著神作他們生命的人。在這宇宙的家庭中,必須有家庭行政,有安排與計劃。神設計了許多的行政手續,以執行祂的經綸。

二、神經綸的目的,就是要將祂自己,在祂神聖的三一裏,作到祂所揀選的人裏面。為此祂就必須是靈,並且祂這位三一神的終極完成和表現也必須是靈。神聖的三一已經經過了種種的過程。父神是神聖三一的源頭,子神是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具體化身,祂為我們經過了成為肉身、人性生活、釘十字架、復活和升天的過程,至終成了包羅萬有賜生命的靈,作為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終極完成。祂不僅在祂神聖的三一裏是靈,並終極成為靈,祂也給我們造了一個靈,使祂這位是靈的神,能進到我們這有靈的人裏面,使我們的靈與祂的靈相聯結,二靈成為一靈。

三、召會乃是神在祂的神聖三一裏,把祂自己作到人裏面,而產生出來的一個集大成。先在馬太一章,神進到人裏面,產生出一個個人模型,就是主耶穌。經過死而復活,從復活裏一出來,這個模型就不再是個人的,到這時,這個模型就成了團體的產品,就是召會。無論是單個的模型,或是團體的產品,原則都是一樣,就是三一神進到人裏面,與人調和。

實行要點

一、一個得救的人,裏頭感覺有主的同在,就是靈在他裏面。靈在那裏,就是主在那裏。而主在那裏,就是父在那裏。三者都在信徒裏面,一個來了,就是三個都來了。因為這位靈就是子的實際,實化,而子就是父的具體化身。享受三一神不需要動頭腦,只需要我們用靈,敞開心、張開口向主禱告,就能享受到了。譬如,你早晨一起來即刻轉回靈裏,全人就會復甦過來。轉向靈的祕訣,就是呼喊:『哦,主耶穌!』從深處呼喊,立刻轉回靈裏,全人得著復興。

二、馬太十六章記載,當主問門徒:『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活神的兒子。』接著祂又進一步說,『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這給我們看見,乃是從我們體認基督、經歷基督,召會生活才顯出來。召會乃是一個生機體,是我們裏面與主聯結了,也憑著這聯結的生命活在祂裏面,結果就產生出召會的實際。體認、經歷的路,就在你們的靈裏,就是向主有彀多的禱告,和祂有親密的交通。

三、今天三一神─父、子、靈─都在我們裏面,我們越運用靈接觸祂,裏頭就越感覺祂的供應。每一天,我們都要花一點時間在祂面前,敞開自己,呼喊祂,珍賞祂,我們裏面就會被靈充滿。我們這樣天天體認、經歷三一神,結果召會的實際就顯出來。這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是那在萬有中充滿萬有者的豐滿。從馬太頭一章到啟示錄末一章,我們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異象。最終那靈和新婦成為一,這就是說,這個新婦是滿了靈,滿了對靈的享受,那靈也在她裏面有完全的地位。這一個就是神的經綸。

 問題研討

一、何為神的經綸並試舉出三處經節提及『經綸』?

二、試述神如何將祂自己作到人裏面?

三、我們如何體認並經歷神的經綸?

馬太福音五至七章極重要的方面(二)靈哀慟者之福,溫柔者之福,以及稱為神兒子的製造和平者之福

馬太福音五章四節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哀慟是感到或表達深深的憂傷或懊悔。世界的整個局面,向著神的經綸都是消極的。神的榮耀受羞辱,基督被棄絕,聖靈遭阻撓,召會荒涼,己敗壞,全世界都是邪惡的。撒但、罪、己、黑暗和世界,轄制了全地的人。神要我們為這樣的局面哀慟。靈裏貧窮而尋求神的聖徒,會因四圍的光景、當前的世代、所有的世人都是那樣不要神,抵擋神,反叛神而哀慟。

主應許那些為著神而哀慟的人必得安慰。我們傷痛的心,會因著今天得著神並服神的管治,而受到安慰。但我們所得更大、更豐滿的安慰,乃是在將來的國度和永世裏。一個活在諸天之國實際裏的信徒,常有這種哀慟。聖徒的哀慟不是因著自己受災難,乃是因著不彀得著神。這種哀慟的對象,乃是神和神的管治權。哀慟的人必定蒙到神的安慰。如果我們靈裏貧窮,當然我們就會哀慟。我們會因著神子民中間貧窮的光景,甚至因著我們自己的光景,覺得哀傷和憂愁。我們需要為著國度生活、我們自己、我們的社會、以及今天的基督教哀慟。

馬太福音五章五節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溫柔,意即不抵抗世人的反對,甘心忍受。我們若靈裏貧窮,並且為別人可憐的情況哀慟,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是溫柔的。我們對眾人都必須是溫柔的。有溫柔的美德,意即我們不侵犯別人,或與他們相爭。我們對別人溫柔,但我們必須與黑暗的權勢爭戰(弗六12)。仇敵不是別人,乃是撒但和他的使者,就是空中邪惡的權勢(二2)。主耶穌說到祂自己:『我心裏柔和〔或,溫柔〕』(太十一29)。在面臨敵對時,主耶穌總是溫柔的。保羅在哥林多後書說到基督的溫柔(十1)。溫柔是藉著神聖生命而有之基督人性的美德。基督的溫柔不是簡單的事,因這溫柔是在祂的人性裏,並且是憑著神聖的生命。基督的溫柔也見於馬太二十一章一至十一節所描述祂進耶路撒冷的方式。

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五5)。我們若活在諸天之國的實際裏,並有分於國度,我們就必承受神的國(林前六9上,10下)。承受神的國與藉著重生進入神的國不同。我們已藉著重生進入國度,現今需要在神聖的生命裏長大並發展。我們無法承受神的國,除非我們在神聖生命正確的發展裏長大成熟。


馬太福音五章九節說,『製造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背叛者撒但是一切背叛的煽動者。我們為著諸天的國,在其屬天的管治之下,在眾人中間必須是製造和平的人(來十二14)。我們的父是平安(和平)的神,有和平的生命連同和平的性情。我們是從祂生的,我們若要成為製造和平的人,就必須在祂神聖的生命裏,照著祂神聖的性情行事為人。這樣,我們就能彰顯祂的生命和性情。

有福的製造和平者,必稱為神的兒子(太五9)。信徒是神的兒女,然後他們逐漸長大成為神的兒子。神在祂的救恩裏,將罪人作成兒子。羅馬書的中心思想,乃是神在祂的救恩裏,將罪人作成祂的兒子,有祂的生命和性情,使他們成為基督身體的構成分子,作祂的彰顯。因此,羅馬書八章特別強調兒子的名分。加拉太三章二十六節說,『你們眾人藉著相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在基督裏的信將我們帶到基督裏,使我們與基督成為一,在祂裏面得著兒子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