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約翰福音中的生命與建造(第十六至十八篇)
約翰福音中的生命與建造(第十六至十八篇)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九年十月至一九六○年一月,在臺北召會中週造就聚會所釋放的約翰福音生命信息集成。各篇原刊於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三年的『話語職事』,今略加潤飾,以單行本印行。
信息內容
本書第十六篇說到約翰福音一章五十一節『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第十七篇交通到約翰福音二章所記載,主所行的『頭一件神蹟』。第十八篇交通到約翰福音二章主所說『三日內建造起來』,就是指在復活裏建造祂的召會。
真理要點
一、約翰福音一章是這卷書的一個總綱、引言和序文,是從已過永遠的太初,一直說到將來的永遠。主在太初的永遠裏,就是神的話;在時間裏,祂先來創造,產生生命,更進而來作人的生命。祂來作羔羊,帶著鴿子,而後產生一個永遠的結果,就是在宇宙間有伯特利─神的家,使神人相聯,天地相通。之後從二至十一章,就題出一些例證。每一件事例都是為著說明祂如何作人的生命。十二至十三章是一個轉換,十四至二十一章,則是說到在復活裏的建造。
二、約翰福音二章說了兩件事:頭一件,是主來把水變作酒,那就是把人裏面的死亡變為生命。第二件,是主潔淨聖殿。這兩件事,有一個相連的地方,就是『三日』。主作這兩件事是在復活裏。主耶穌來作生命,把死亡變為生命,目的是要在復活裏,把神的家建立起來。所以,這一章乃是講生命與建造。
三、約翰福音的思想,就是生命與建造。約翰福音的靈,就是生命與建造的靈。該福音所以說到神在話裏出來,並成為靈進入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就是要在這一個生命裏,完成祂在宇宙間的建造。那個建造就是雅各在伯特利所看見的異象,也就是神要把祂自己建造到人裏面,也把人建造到祂自己裏面,叫神作人的居所,也叫人作神的居所。創世記二十八章所記載伯特利的異象,到了約翰福音纔得著完全的成全。這一個成全乃是因著神在話裏出來,成為靈進入我們裏面,並作我們的生命而完成的。
生命經歷
一、今天你我在地上,主還是叫我們作人子,祂沒有叫我們作天使。但是,如果我們懂得救恩,認識神生命的路,我們就要看見,神今天乃是願意我們這些人子,過神子的生活。就如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所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裏所活的生命,是我在神兒子的信裏,與祂聯結所活的。』就像當初祂是神子,但祂卻願意在地上過人子的生活。這就是神人調和。
二、主會負責把我們裏面的死亡變為生命。只要我們把地位讓給祂,承認祂的主權,我們就要看見祂的救恩,祂要作得快,作得透,作得叫人驚奇。而別人在我們身上碰著的就都是生命。這就是主在我們身上所要作的,這就是變死亡為生命。
三、千萬不要以為,我們講了多年道,開了多次特別聚會,舉行了多次訓練,就能把召會建造起來。沒有這件事。召會的建造乃是在於拆毀再拆毀,好讓主在祂的復活裏來建造。從召會歷史,我們看見主就是這樣作法。祂作了工,人正滿有期望,滿有希望,滿有期待時,祂就讓人來拆毀。很希奇,召會受拆毀時,都是光景相當好,工作相當有果效的時候。為甚麼呢?因為有拆毀,纔有建造。
問題研討
一、請嘗試鳥瞰整卷約翰福音。
二、試述約翰福音二章的事例如何是講生命與建造。
三、如何在我們身上經歷主變死亡為生命?
主恢復的中心點(五)活在主恢復的中心點上,作豫防者和新約的執事
本篇信息是從提摩太後書和哥林多後書,分別來追求如何作豫防者和新約的執事。
提摩太後書是為著豫防者所寫的書,豫防者就是那些給人注射豫防劑以抵擋召會敗落的人。在該書中豫防者有五種身分:教師、精兵、競賽者、農夫和工人(二1~7,15)。
豫防者乃是教師。他們必須藉著教導神的經綸來牧養聖徒(弗四11),一面在耶穌的人性裏顧惜人,一面在基督的神性裏餧養人(弗五29)。為此,他們需要得著信仰之話的餧養,並在日常生活中,為著召會生活操練靈活基督(提前四6~7)。
豫防者乃是精兵。使徒認為他們的職事乃是為著基督的爭戰,且是為著軍兵前去爭戰吹號(林前十四8)。打那美好的仗就是與異議者不同的教訓打仗,並照著使徒的職事,完成神的經綸(提前一18,民十9,士七18)。為此,我們必須清除一切屬地的纏累,並持定永遠的生命(提後四7,提前六12)。
豫防者乃是競賽者。我們必須奔跑基督徒的賽程,直到跑完我們的路程,完滿的完成神的經綸,使我們得著基督為獎賞(林前九24~25)。為此,我們必須憑著那靈治服我們的身體,使其像奴隸一樣服事我們,好成就我們神聖的目的(26~27,羅八13)。
豫防者乃是農夫。召會是神的農場,神的耕地;我們是神的同工,藉著適應一切的生命與神同工,將生命的種子撒在人裏面,並藉著祂健康的話,以生命的靈澆灌他們(林前三6,9,路八11)。
豫防者乃是工人。正直的分解真理的話,將神話語的各部分,正確、正直、毫不曲解的揭示出來。真理的話需要正確的解開,以光照暗昧的人,豫防毒素,吞滅死亡,並將偏離的人帶回正途(詩一一九130,參徒二六18)。
哥林多後書用了五個極其重要,意義深長的隱喻,即俘虜、帶香的人、信、鏡子和瓦器,說明新約的眾執事和他們的職事如何構成,他們如何行事並生活,以及他們的職事如何完成。
新約的眾執事是凱旋行列中的俘虜,慶祝基督的得勝(林後二12~14)。保羅用慶祝羅馬將軍勝利而舉行之遊行的隱喻,來說明他在職事中的所是。保羅和他的同工已被基督征服,成了祂凱旋行列中的俘虜,慶祝祂的勝利(弗四8,西一18下)。
新約的眾執事是帶著香的人,散放基督的香氣(林後二14下~17)。身為在基督凱旋行列中的俘虜,我們同時也是帶著香的人;神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散放基督馨香之氣的人,不像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話,而是出於純誠,出於神,在神面前在基督裏講神的話,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17,參十三3)。
新約的眾執事,是用基督為內容所寫,以傳輸並表現基督的信(三1~3)。基督由活神的靈寫在我們裏面的各部分,使我們成為祂活的信,使祂在我們身上得著彰顯,並為人所誦讀、所認識。使徒用活神的靈這成分供應基督作內容,書寫那傳輸基督的活信。
新約的眾執事乃是觀看並返照基督榮光的鏡子,為要漸漸變化成為祂榮耀的形像(16~18,四1)。我們的心幾時轉向主,帕子就幾時從我們心裏除去,我們就能用沒有帕子遮蔽的臉,觀看主的榮光(三16,18)。在全宇宙中,沒有甚麼像觀看耶穌的面那麼寶貝。
新約的眾執事乃是盛裝榮耀基督這超越寶貝的瓦器(四7)。基督這無價之寶竟盛裝在我們這沒有價值、脆弱的器皿裏;這使沒有價值的器皿成為新約的眾執事,有無上寶貴的職事。這寶貝,內住的基督,在我們這些瓦器裏,乃是神聖的供應和能力。而新約的眾執事乃是基督所揀選的器皿,為要盛裝並彰顯祂(徒九15,羅九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