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 「台北市召會主日話語服事」頻道更新通知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神聖奧祕的範圍(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年第四冊第三段第1-3章)

1242-Book

神聖奧祕的範圍(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年第四冊第三段第1-3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九六年四月九日至十一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國際同工長老相調特會中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說到『認識這世代』,第二章說到『進入基督天上職事奧祕的範圍』,第三章說到『終極完成之靈與是靈之基督那神聖奧祕的範圍』。

真理要點

一、在基督得著榮耀(復活)之前,還沒有那賜生命的靈。約翰福音七章三十九節說,『耶穌這話是指著信入祂的人將要受的那靈說的。』約翰不是說神的靈、耶和華的靈、或是聖靈,而是說『那靈』;『那時還沒有那靈,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主耶穌是神,滿了榮耀。祂成了肉體,祂那神聖的榮耀就完全隱藏在祂肉體的外殼,就是人性的體殼裏。祂死的時候,這體殼就破裂;祂復活時,那隱藏在祂裏面的榮耀就釋放出來,祂的復活就是祂的得榮耀。當主耶穌藉著復活得著榮耀時,那時『還沒有』的那靈,就成為現今有的那靈。

二、基督這賜生命的靈,正在盡祂天上的職事,在完成神生機拯救的八步。第一,重生:用神聖的生命生產蒙救贖的聖徒,使他們從神而生,作祂的兒女,成為祂的種類。第二,餧養:基督在牧養群羊時,藉著保養和顧惜,餧養得重生的新生嬰兒,使祂的羊在神聖生命中長大,達到成熟。第三,性情上的聖化:神聖別的性情,使聖徒在性情上得著聖化。第四,更新:藉著實際的靈和聖經的啟示,使我們對宇宙、人類、神等類的事有了改變,甚至藉著十字架銷毀的工作,使我們的心思,為基督的心思所取代。第五,變化:乃是更新的結果,變化不僅是裏面性情上被變化,更是在外面形狀的彰顯上有變化。藉著更多神聖生命的成分,使信徒有內裏的新陳代謝作用,而在外面有所彰顯。第六,建造:信徒在神聖生命中長大,並與其他信徒在神聖生命中聯結一起。第七,模成:乃是模成神長子完全長成的形像。第八,榮化:在神聖生命中成熟,從裏面被神聖的榮耀浸透,並在外面因著且憑著神聖的榮耀得以榮化。

三、三一神-父、子、靈-乃是自有永有的,並且互相內在,神聖三一的三者住在彼此裏面。約翰福音十四章十至十一節,子在父裏面,父在子裏面。這指明父具體化在子裏面,而子是父的具體表現,形成一個神聖奧祕的範圍,就是三一神的範圍。我們可以進入的神聖奧祕的範圍,事實上不僅是三一神的神聖奧祕範圍,乃是終極完成之靈與是靈之基督那神聖奧祕的範圍,就是我們藉著信入基督進到祂裏面。

生命經歷

一、一切基督徒的美德,包括愛在內,與天然的人的美德不同。一切基督徒的美德,必須有四重的條件:必須經過十字架,必須藉著靈,必須供應基督,必須為著產生召會。新約所教導的愛,乃是藉著十字架除去己,藉著靈,並且供應基督,為著產生召會。

二、以弗所書四章三十節說,我們受了聖靈的印記,『直到得贖的日子。』這裏的得贖是指我們的身體得贖。聖靈是我們裏面的印記,正不斷的用神的成分印塗我們,直到我們的身體得贖,就是身體改變形狀並被榮化。榮化是一件浸透的事。我們可以將聖靈比作浸潤並滲透書頁的印墨。我們都已經被聖靈的『印墨』滲透。日復一日,祂『印墨』的滲透,就是祂神聖生命的分賜,正逐漸浸透我們,直到我們被榮化。

三、我們的範圍乃是複雜且難以領略的三一神,我們乃是同著父、同著釘死並復活的子、並同著終極完成的靈。我若需要釘死,我就發現在這範圍裏,我已經釘死,我若需要復活,在這範圍裏我已經復活了。

問題研討

一、試論述約翰福音七章三十九節中的『那靈』。

二、請簡述神生機拯救的八步為何?

三、一切基督徒的美德有那四重的條件?

神在信仰裡的經綸(八)照我們祖宗亞伯拉罕之信的腳蹤而行

督作為三一神人乃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創十二7,太一1,加三16)。如今信徒在基督裏面,基督也在他們裏面,他們就與基督是一,屬於基督,成為基督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凡信入基督的,也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加三7,29)。

復活的基督作為賜生命的靈,乃是那改變形狀之亞伯拉罕的後裔。祂分賜到我們裏面,使我們成為亞伯拉罕的子孫,亞伯拉罕團體的後裔,能接受並承受終極完成的靈這亞伯拉罕的福(加三14)。在福音裏,我們接受了這最大的福分,就是三一神-父、子、靈-作為經過過程、包羅萬有賜生命的靈,住在我們裏面,以極其主觀的方式作我們的享受。哦,這是何等的福分,我們能享受這樣包羅萬有的一位作我們每日的分!

亞伯拉罕的信不是起源於他自己。他所以相信神,乃是對神的榮耀向他顯現,以及對神的元素傳輸並注入到他裏面所起的一種反應(徒七2,參約十四21,可十一22)。信是我們藉著神的傳輸、注入和浸透,所產生對神的反應。我們也許認為亞伯拉罕是信心大漢,但是看看亞伯拉罕的歷史,我們就會領悟,惟一的信心大漢是神自己。

我們需要一再的來到主面前,向祂祈求:『求你一再的向我顯現,求你一再的對我說話!』我們需要繼續不斷的看見,我們需要有一個永遠的看見,看見神的目的是甚麼。神向我們顯現並將祂自己傳輸到我們裏面,結果乃是使我們為著祂純全的旨意憑信而活,建造召會作基督的身體,終極完成於新耶路撒冷。

我們若要照亞伯拉罕之信的腳蹤而行,就必須是過祭壇和帳棚生活的人(創十二7~8,十三3~4,18)。壇是為著敬拜神。表徵我們將一切所是並所有,為著神的定旨獻給神。築壇的意義就是我們的生活是為著神。神是我們的生命,並且我們生活的意義就是神。

亞伯拉罕住在帳棚裏,見證他不屬於世界,而是在地上過寄居的生活。他因著信作寄居的,好像在異地(來十一9~10)。帳棚是祭壇的結局。祭壇和帳棚是彼此相連,無法分開的。支搭帳棚是一種彰顯,一個宣告。宣告我們不屬於這個世界,而是屬於另一個家鄉。我們真正的家鄉是更美的家鄉,屬天的家鄉-屬天的新耶路撒冷(13~16,10,十二22,啟二一2)。

我們和亞伯拉罕一樣憑信而活,就是在基督天上的職事裏與祂合作,不僅要過祭壇和帳棚的生活,也要為弟兄爭戰(十四1~24)。羅得錯誤的和亞伯拉罕分離,並且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創十三5~12)。他遷入那城,並且定居在那裏。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在神的主宰之下,所多瑪被打敗,羅得被擄。

當亞伯拉罕得知羅得被擄的消息,就堅決定意要為羅得爭戰。他又禱告,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舉手(創十四14,22,提前二8)。亞伯拉罕決定帶著他的三百一十八名壯丁,與四王並他們的軍隊爭戰。這是由於撒冷王麥基洗德在背後為羅得、亞伯拉罕、並亞伯拉罕的爭戰代求。麥基洗德豫表基督在祂天上的職事裏是君尊的大祭司,祂不住的為我們和我們所照顧的人代求,拯救我們到底(來五6,10,七1~3,25)。使徒的職事與基督天上的職事合作,為弟兄爭戰,是藉著為聖徒照著神和祂的經綸代求,並藉著供應經過過程的神到聖徒裏面,作他們得勝的供應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