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利未記結晶讀經(一)神訓練祂的子民敬拜並有分於祂,而過聖別、潔淨、喜樂的生活
整卷利未記就是神從會幕這個建造中說話的記載,今天神的說話是在祂的帳幕裏,這帳幕就是召會(利一1)。按照豫表的原則,神是在作祂帳幕的召會中說話;這會幕就是神的出口,神說話的地方。帳幕的寶貴乃在於神的說話;今天召會的寶貴乃在於說話的神和神的說話(二七34)。
在利未記中,神訓練祂的子民藉著祭物和祭司體系敬拜並有分於祂。那完全為著神滿足的燔祭,豫表基督是神的喜悅和滿足,祂在地上的生活絕對為著神(一3)。素祭豫表基督在祂完美的人性裏是神的食物,也是那些與神交通並事奉神之人的食物(二1,4)。平安祭豫表基督是成就和平者,祂為我們受死,作了我們與神之間的和平與交通,使我們能與神共同享受基督,在祂裏面與神相交,神人同得滿足(三1)。贖罪祭豫表基督是為我們成為罪的那一位,也是死在十字架上,對付我們墮落之人罪性的那一位(四3)。贖愆祭豫表基督是在自己的身體裏擔當我們諸罪的那一位,祂在十字架上受神審判,對付我們的罪行,使我們罪的行為得著赦免(五6)。搖祭豫表在愛中復活的基督(七30)。舉祭豫表在升天與高舉裏有能力的基督(32)。奠祭豫表基督是在神前,像酒一樣傾倒出來,使神得著滿足的那一位,也是用自己作屬天的酒浸透我們,而被傾倒出來,使神得著享受和滿足的那一位(二三13)。
祭物解決我們的問題,除去我們與神之間的隔閡,使我們能享受神,與神調和,並將神吸收到我們裏面,成為我們的成分(加四19)。祭物是我們進入神,並成為神與人合併之一部分的路,不僅是解決我們問題的祭牲,也是獻給神的禮物,使祂得著享受。作為神人,基督乃是帳幕,作神與人的居所,並且也是祭物,使人得以進到神裏面。藉著基督作祭物,我們能住在神裏面,神也能住在我們裏面;這是宇宙的實際和聖經的內容。基督作為帳幕,將神帶給人,而基督作為祭物,將人帶給神,使人與神聯結、調和且合併(約一14,29)。
神訓練祂的子民過聖別、潔淨、喜樂的生活。要聖別,因為神是聖別的,表徵要照著神的聖別行事,過聖別的生活。利未記啟示,為了要過聖別的生活,我們必須脫去舊生活,穿上新生活;神囑咐以色列人要脫去從前埃及人的行為,不可照迦南人的風俗而行(利十八3)。神與祂的子民之間彼此的享受,使他們從神以外的一切事上分別出來歸於祂,成為聖別的國民。在創立世界以前神揀選我們,使我們成為聖別。在利未記十二至十五章裏,神訓練祂的子民過潔淨的生活。
神訓練以色列人過喜樂的生活,歡樂的生活。每週的安息日是每年一切節期的主要意義;這些節期都是安息日,使蒙神救贖的人與神一同安息,並彼此一同安息。每月的月朔節期,表徵我們可以在基督裏經歷新的開始,以基督為我們的喜樂、享受、並黑暗中的亮光(民十10)。逾越節豫表基督作我們的逾越,為著我們起初和基本的救恩,乃是喜樂的時刻(利二三4~5)。無酵節豫表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整個期間,乃是無罪的(6~8)。初熟節豫表復活的基督在祂的復活裏,作為給我們享受的筵席(9~14)。五旬節豫表享受那靈的澆灌,為著構成召會(15~22)。吹角節豫表神召聚祂四散的子民(23~25)。遮罪節豫表以色列全家被神召聚後的享受(26~32)。住棚節豫表復興時代的享受,要應驗於千年國(33~34)。安息年豫表基督作我們完滿的安息(二五1~7)。禧年,就是五旬年,豫表基督藉著贖回我們所失去的權利,以及我們所賣掉的自己,而作我們完全的釋放、安息並喜樂(8~17)。利未記給我們看見我們的神是怎樣的一位神;我們的神要我們成為『阿利路亞的人』,一直在主裏喜樂。
利未記概論上冊(第十一至十二篇)

利未記概論上冊(第十一至十二篇)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九年十月五日起至隔年一月二十二日,在台北帶領之事奉訓練,其中關於讀經的信息。
信息內容
第十一篇揭示『利未記的豫表(四)贖罪祭』,第十二篇『利未記的豫表(五)贖愆祭』。
真理要點
一、贖愆祭是為著對付人複數的罪,就是罪行;贖罪祭是為著對付人單數的罪,就是罪性。贖罪祭乃是指主耶穌替我們成為罪。主耶穌成為肉體時,祂只有罪之肉體的樣式,卻沒有墮落之人的罪。『神,既在罪之肉體的樣式裏,並為著罪,差來了自己的兒子』(羅馬八3)。主耶穌是無罪、不知罪的,卻替我們成為罪(林後五21),如同約翰福音三章十四節和民數記二十一章四至九節,杆子上被舉起的銅蛇,僅有蛇的形狀,卻沒有蛇毒。從外表看,會咬人的毒蛇和杆子上的銅蛇,在形狀上沒有兩樣,但在性質上卻大不相同。前者裏面有毒素,後者全是銅的,沒有毒素。銅蛇豫表主耶穌成為肉體時,乃是成了罪之肉體的樣式,並沒有罪的本質。因這緣故,主耶穌纔能作我們的贖罪祭,解決我們的罪性。
二、利未記五章六節說『並要為所犯的罪,把他的贖愆祭,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綿羊或山羊,牽到耶和華面前作贖罪祭。』接著以下七至九節的經文,開始時都明說贖愆祭,其中多次題到贖罪祭,最後又成了贖罪祭。這是因為罪性與罪愆都是罪,罪愆是從罪性來的,是出於罪的。罪分作罪性與罪愆,罪性是性情問題,罪愆是行為問題。歸納起來,末了都需要贖罪祭。祂解決我們罪性裏的罪,是作贖罪祭;祂解決我們行為上的罪,是作贖愆祭。但歸結到末了,都是為我們成功救贖,解決我們的罪。所以,贖愆祭也是贖罪祭。
生命經歷
一、按照利未記四章三至七節,首先,獻祭者看見贖罪祭的血,在燔祭壇那裏流出來;其次,這血被帶到至聖所的幔子那裏,在神面前彈過;三,這血被帶到香壇那裏抹過;最後,纔倒在燔祭壇的基部。這幅圖畫乃是描繪:第一,主耶穌的血流在十字架上;第二,祂把血帶到神面前為我們完成了救贖;第三,祂的血作為我們親近神、禱告神的根據和效能;第四,祂的血使我們的良心得著潔淨。我們這些有罪的人,接受祂作贖罪祭,看見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良心就有完全的平安。
二、人有許多罪愆、過犯,如偷竊、撒謊、欺騙、虧欠,原因在於人裏面有罪性,以及人不為神活著。我們每一次在神面前要對付罪愆、過犯時,都需要在神前有兩面的表示:先要向神認罪,解決裏面罪的問題,也要承認自己沒有為神活著。我們這樣作,就是接受主作贖罪祭,並接受主作燔祭,好從根本解決我們在神面前過犯的問題;這贖罪祭加上燔祭也就成了我們的贖愆祭。
三、利未記五章十五至十六節說,『人若在耶和華的聖物上行事不忠實,無意中犯了罪,就要照你按聖所的舍客勒所估的銀價,將贖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綿羊,牽到耶和華面前為贖愆祭。並且他在聖物上的差錯要償還,另外加五分之一』。人若在聖物上,就是在神所該得的物上虧欠神,除了要獻上贖愆祭之外,還要把虧欠神的如數歸還,再加上五分之一。『五』在聖經中乃是負責任的數字,表示人在神面前要負相當的責任。換言之,除了把所虧欠的歸還之外,還加上負責任的表示。
問題研討
一、利未記四章三至七節說到贖罪祭的血,這幅圖畫有那四方面的描繪?
二、我們每一次在神面前要對付罪愆、過犯時,需要有那兩面的表示?
三、人若在聖物上虧欠神該如何的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