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神經綸的體認與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至二十五日,在臺北向全時間訓練受訓者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五章是『神的經綸』,第六章為『對於神經綸的體認與經歷』。
真理要點
一、在以弗所一章和三章的九至十一節,及提前一章三至四節,三處聖經節題起『經綸』。這個希臘字Oikonomia是由二字所組成:oikos意指家或家人,nomos意指家庭行政的律法或法則。二字合起來的意義,正與中文裏的『家政』一辭相符。這個家乃是神的家,包括全人類中所有得救的人,就是一切蒙神揀選而得著神作他們生命的人。在這宇宙的家庭中,必須有家庭行政,有安排與計劃。神設計了許多的行政手續,以執行祂的經綸。
二、神經綸的目的,就是要將祂自己,在祂神聖的三一裏,作到祂所揀選的人裏面。為此祂就必須是靈,並且祂這位三一神的終極完成和表現也必須是靈。神聖的三一已經經過了種種的過程。父神是神聖三一的源頭,子神是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具體化身,祂為我們經過了成為肉身、人性生活、釘十字架、復活和升天的過程,至終成了包羅萬有賜生命的靈,作為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終極完成。祂不僅在祂神聖的三一裏是靈,並終極成為靈,祂也給我們造了一個靈,使祂這位是靈的神,能進到我們這有靈的人裏面,使我們的靈與祂的靈相聯結,二靈成為一靈。
三、召會乃是神在祂的神聖三一裏,把祂自己作到人裏面,而產生出來的一個集大成。先在馬太一章,神進到人裏面,產生出一個個人模型,就是主耶穌。經過死而復活,從復活裏一出來,這個模型就不再是個人的,到這時,這個模型就成了團體的產品,就是召會。無論是單個的模型,或是團體的產品,原則都是一樣,就是三一神進到人裏面,與人調和。
實行要點
一、一個得救的人,裏頭感覺有主的同在,就是靈在他裏面。靈在那裏,就是主在那裏。而主在那裏,就是父在那裏。三者都在信徒裏面,一個來了,就是三個都來了。因為這位靈就是子的實際,實化,而子就是父的具體化身。享受三一神不需要動頭腦,只需要我們用靈,敞開心、張開口向主禱告,就能享受到了。譬如,你早晨一起來即刻轉回靈裏,全人就會復甦過來。轉向靈的祕訣,就是呼喊:『哦,主耶穌!』從深處呼喊,立刻轉回靈裏,全人得著復興。
二、馬太十六章記載,當主問門徒:『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活神的兒子。』接著祂又進一步說,『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這給我們看見,乃是從我們體認基督、經歷基督,召會生活才顯出來。召會乃是一個生機體,是我們裏面與主聯結了,也憑著這聯結的生命活在祂裏面,結果就產生出召會的實際。體認、經歷的路,就在你們的靈裏,就是向主有彀多的禱告,和祂有親密的交通。
三、今天三一神─父、子、靈─都在我們裏面,我們越運用靈接觸祂,裏頭就越感覺祂的供應。每一天,我們都要花一點時間在祂面前,敞開自己,呼喊祂,珍賞祂,我們裏面就會被靈充滿。我們這樣天天體認、經歷三一神,結果召會的實際就顯出來。這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是那在萬有中充滿萬有者的豐滿。從馬太頭一章到啟示錄末一章,我們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異象。最終那靈和新婦成為一,這就是說,這個新婦是滿了靈,滿了對靈的享受,那靈也在她裏面有完全的地位。這一個就是神的經綸。
問題研討
一、何為神的經綸並試舉出三處經節提及『經綸』?
二、試述神如何將祂自己作到人裏面?
三、我們如何體認並經歷神的經綸?
